南科大的命运不应掌握在校长的手中
这两天,笔者都在想,“看守”校长朱清时仍然暂时“看守”南科大,对于同一个校园,对于不同的身份,朱校长会有怎样的感触?是否也在试图解开“朱清时将去,南科大何往”的疑问?
南科大作为一所国人瞩目的“怪胎”大学,一直行走在改革的道路上,只可惜路不是越走越阔,而是越走越艰难越走越耐人寻味。不久前,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探访南科大,说出了“坚决防止传统体制的弊端在南科大这样的新创学校‘复制’,努力构建‘小行政、大教师队伍’的良性格局,在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上为全国探新路、做示范”这番话,正是有“传统体制的弊端在南科大这样的新创学校‘复制’”的危险,市委书记才这样展望。五年时间过去了,南科大依然生存在难以创新的教育环境中,不能不说是越走越举步维艰,也许,今天的境况比五年前更让人难以捉摸。这时,人们把目光聚焦于朱清时的继任者,就显得意味深长了。
一言以蔽之,聚焦南科大新校长,是人们渴望南科大的命运能够掌握在校长的手中,而这又将是一出怎样的悲喜剧?事实上,“南科大何往”之问,不应只交给一个校长回答,让一个校长来回答这样的难题,很难交出亮丽的答卷。就如五年前,人们满怀希望看到朱清时能够完美地交出答卷一样。如果直到今天,南科大的命运还只是决定于一校之长,五年后的结果几乎已定。
社论认为,“朱清时将去,于个人而言,不应有遗憾,亦堪称无愧”。的确,能够在一个充满阻力的环境里把南科大带领到今天,已经不易,但是当初去行政化大旗的理想渐行渐远,无不说明南科大的命运很难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,就这点而言,朱清时有遗憾。靠一己之力去与改革的重重阻力对抗,甚至跟行政的力量对抗,至少在今天,难以坚持到最后,存在的疑问只剩下在什么程度的妥协中带领南科大取得怎样的进步,离创新型大学又近了几步而已。
聚焦朱清时卸任与南科大新校长,实则是企图以新校长的人选来回答南科大何往的疑问,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。南科大何往,除了校长的掌舵外,与现有政策以及政策的变更同样息息相关,但是这些并不为人们关注。人们只是期待新校长能够左右政策的取向,能够争取到创新的教育环境,能够在自主招生、自授学位、去行政化的三大改革中以一己之力取得胜利。只是,这种期待很难有美好的结果,要是有结果,已经不需要期待新校长来取得了。
难道这又为五年后新校长的卸任埋下了悲壮的伏笔吗?
0
推荐